“古中國文化”的專題報告會在市教育局舉行
為落實教育部關于《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》精神,在教學中更好地運用《古中國文化》教材,9月5日,市教育局特邀《古中國文化》主編步根海作了關于“古中國文化”的專題報告,我市各縣(市、區)語文教研員、語文教師骨干及參與《古中國文化》運城中小學地方傳統文化教材編寫教師等2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。
步根海為上海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,特級教師,主持《上海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育行動綱領》和《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》的編寫,主編上海市中小學語文拓展型教材,曾參加全國高中語文教材和上海高中語文教材編寫,并擔任《古中國文化》運城地方中小學地方教材主編。
步根海老師圍繞《古中國文化》教材的編寫特點,對如何上好傳統文化課進行了細致深入的介紹,重點提出要將古文化元素融入中小學教材中,將優秀傳統文化植入教材、進入課堂,學習并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,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古文化課程教授,注重學生的閱讀與實踐能力培養,提高學生自主完成和獨立完成的能力。對于如何上好傳統文化課程,他提出要增加學生的詩詞文言閱讀,增加學生整本書的閱讀,包括古典文學作品和現當代文學作品,在寫作和拓展練習中增加傳統文化元素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,創造性地將傳統文化教授給學生。報告中,步根海先生結合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和對古文化的深刻認識,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古文化的傳承現狀以及自己的看法,引起在場教師的共鳴,贏得陣陣掌聲。
運城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,古河東地區見證著人類文明進化中的許多關鍵環節,在五千多年文明的發展中孕育著古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,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市教育局高度重視中小學語文課程改革,將優秀傳統文化植入教材,對推動中小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深遠的意義。
(來源/運城新聞網)